青少年抑郁不是“小题大做”,而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危机

2025年6月20日 13:07
浏览量:0

      青少年抑郁并非罕见,它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恶魔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重视。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,可能与我们常见的“青春期叛逆”相似,容易被忽视。青少年抑郁存在很多理解的误区。

青少年抑郁有哪些误区及澄清

误区一:青少年抑郁只是“心情不好”或“青春期叛逆”

澄清: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往往比成人更为复杂且隐蔽。他们可能不擅长直接表达内心的痛苦,而表现为情绪波动、学习成绩下滑、社交退缩等行为变化。这些表现并非简单的“心情不好”或“叛逆”,而是需要关注的信号。

 

误区二:青少年不会得抑郁症

澄清:抑郁症不分年龄,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病。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,面临着学业压力、人际关系、自我认同等多重挑战,更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。

 

误区三:抑郁是性格软弱或矫情的表现

澄清:抑郁不是性格软弱或矫情,而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的心理疾病。它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,涉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、遗传因素、心理调适能力等多方面原因。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,面对各种压力时,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,更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侵扰。

 

误区四:青少年抑郁只是“小题大做”,过段时间就好了

澄清:抑郁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理疾病,如果不加以干预,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。长期抑郁还可能改变仍在发育的大脑神经结构,影响未来发展。因此,发现抑郁迹象时,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
误区五:青少年抑郁只能靠吃药治疗

澄清: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,但并不是唯一手段。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,心理治疗(如认知行为疗法、家庭治疗等)同样重要。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,物理治疗也是青少年抑郁患者的新选择。常见的物理治疗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、经颅磁刺激、经颅直流电刺激,经颅强交流电刺激等。物理治疗具有患者依从性好,没有成瘾性的优势。

 

误区六:抑郁症治不好,会反复发作

澄清:虽然抑郁症确实存在复发的风险,但并不意味着它无法治愈。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患者及家庭的共同努力,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。重要的是,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,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,并在康复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

 

误区:青少年抑郁患者每天都处于情绪低落状态

澄清: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可能与成年人不同,他们可能更多地表现为烦躁不安和脾气大。有时遇到令人开心的人或事,他们也能高兴起来。此外,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作息不规律、沉迷手机、厌学等行为,这些行为常被误解为“贪玩”或“矫情”,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心理问题。

 

误区:青少年抑郁是因为经历了重大创伤

澄清:虽然重大创伤(如亲人离世、父母离异、严重的校园霸凌等)可能引发抑郁,但更多时候,青少年抑郁是由长期的压力积累导致的。学业压力、频繁的考试排名、家长过高的期望、人际关系困扰、家庭氛围紧张等看似平常的因素,在日积月累下,都可能成为抑郁的导火索。

 

      了解这些误区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抑郁,避免因误解而延误干预或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。郁不是成长的代价,但跨越这场心灵雨季的经历,会让亲子关系获得意想不到的深度。每个黑夜都会翻篇,让我们陪伴孩子等待破晓的微光。

首页    微课堂    青少年抑郁不是“小题大做”,而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危机